梦回元明清,找寻茶文化的历史印迹 (二)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梦回元明清,找寻茶文化的历史印迹 (二)

全新的芽叶散茶撮泡,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具创制时代。其中,青白瓷茶具和紫砂茶具蓬勃兴起,谱写了一代辉煌。

本篇,我们将接上文 梦回元明清,找寻茶文化的历史印迹(一) (可点击) ,继续对元明清时代的茶具进行介绍——

开创茶具新时代

芽叶散茶撮泡流行后,前代陆羽所爱的越窑青瓷茶碗,蔡襄、宋徽宗所贵的“玉毫条达”黑盏,均已不太适宜芽叶完整、青翠如鲜的散茶撮泡。

张源在《茶录》中说:“茶以青翠为胜,涛以蓝白为佳” “玉茗冰涛,当杯绝技”,故“盏以雪白者为上,蓝白者不损茶色,次之。”

比较翔实叙说明代芽茶沏泡和茶具选择的是许次纾。

许次纾在《茶疏》中说:“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,亦斗碾茶用之宜耳。其在今日,纯白为佳,兼贵于小。定窑最贵,不易得矣。宣、成、嘉靖,俱有名窑,近日仿造,间亦可用,次用真正回青,必拣圆整,勿用呰窳。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,故首银次锡……

其次内外有油瓷壶亦可,必如柴、汝、宣、成之类,然后为佳。然滚水骤浇,旧瓷易裂,可惜也。近日饶州所造,极不堪用。往时龚春茶壶,近日时彬所制,大为时人宝惜。盖皆以粗砂制之,正取砂无土气耳。随手造作,颇极精工,顾烧时必须火力极足,方可出窑。”

推荐以宜兴紫砂壶泡茶,在明代茶书作者中许次纾是首位。

之后罗廪《茶解》也介绍:“注以时大彬手制粗砂烧缸色者为妙,其次锡。”

至明中叶后,紫砂茶具兴起,成为风尚。

清代紫砂器品种日益增多,嘉庆、道光年间,紫砂艺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注意,有的直接参与其事。

金石书画家陈鸿寿(号曼生),为“西泠八家”之一。他在任江苏溧阳县宰时,与杨彭年合作,由彭年制壶,曼生刻写,铭曰“阿曼陀室”,世称“曼生壶”。把紫砂工艺和诗词书画篆刻相结合,赋予紫砂壶更浓郁的书卷味和文人情趣。

△ 清曼生石瓢壶(现藏杭州唐云艺术馆)

晚清光绪年间,上海、宁波书画家胡公寿、徐三庚、任伯年、梅调鼎等与宜兴紫砂制作高手何心舟、王东石等合作,创玉成窑,制作一批紫砂茶器,是“曼生壶”壶艺文化的延续。

明清两代茶具风格多元,材质多样,显示出时代特征。

█上左:〔清〕哥釉水盂;█上右:〔清〕景德镇窑粉彩莲子碗;█下左:〔清〕米黄釉内青花小茶碗;█下右:〔清〕朱石梅制古币形锡包紫砂三镶壶

明黄龙德《茶说·七之具》云:

“茶具精洁,茶愈为之生色。用以金银,虽云美丽,然贫贱之士未必能具也。若今时姑苏之锡注,时大彬之砂壶,汴梁之汤铫,湘妃竹之茶灶,宣成窑之茶盏,高人词客,贤士大夫,莫不为之珍重,即唐宋以来,茶具之精,未必有如斯之雅致。”

来源:中国茶叶学会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